乌罗浮岛--充满芦苇的世界
来源:中国旅行社发布时间:2013-04-16
乌罗浮岛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了,因为这个民族一直没有发展出文字。玛丽娅讲述了几种现在比较得到认可的说法。虽然确切的历史不可知,但是几乎可以确认,乌罗人的历史应该是非常悲惨的,他们是比较柔弱的民族,在和各部落的争斗中都不占上风。在岸上生活,要应付统治者的各种税金,已经很不容易,而服兵役更是这个民族的灾难,他们不是天生的战士,战斗技巧很差,在不得不去打仗的过程中,伤亡十分惨重,几乎要走到种族灭绝的地步,首领就决定逃亡,但是天下之大,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,只能往湖里跑。从此,他们就成了水上的浮萍。
陆地上没有家,而在浩瀚的湖面上,他们甚至不能拥有一些小小的岛屿,为了有立足之地,他们先用当地特有的芦苇给自己编一个小筏子,这样他们就能经年在湖上漂流了,而筏子越来越大,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,终于,这越来越大的筏子,系上缆绳,就是他们的岛屿土地。小小的芦苇,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家园。乌罗人的船也是用芦苇制成,美丽到有炫技的嫌疑。
虽然有了这个可以称作“家”的浮岛,他们还是长期过着惊弓之鸟一样的生活,每个岛屿上都有瞭望台,如果情况不好,可以把整个岛屿像木筏子一样的撑走。
恩物芦苇
我们的小船靠近一个浮岛,岛上的妇女们全穿着鲜艳的衣服来迎接大家。游客给他们带来外界的信息,以及对他们的生活很重要的收入,而他们给游客展示自己的生活,也给游客带来书本上看不到的真实世界。
上岛之前,向导叫我们不要施舍,不劳而获会让岛民们养成不良好的习惯。但是可以买一点他们的劳动所得,这里的男人用芦苇编制小工艺品,女人从大陆上弄来枕头套刺绣,卖给游客,这样他们用劳动所得来换钱,买卖双方都得了益,大家才能更好地平等相处。
在岛上,脚踩着浮岛的“土地”,每一步都会陷下去两到四寸,有一点晃,很有趣。空气中有一种潮湿的稻草的味道,这是岛底接触水的部分被沤烂的芦苇散发出来的。芦苇和水面接触的地方会腐烂,表面上的芦苇会被脚步踩断,所以乌罗人几乎每天都要在岛屿上铺上一层新草。白天要接待游客,铺芦苇的工作只能在晚上完成,而每天清晨3点,他们又要驾船捕鱼,生活的忙碌艰苦可想而知。
岛上的村长用模型讲述着岛上的结构。浩瀚的的的喀喀湖到处是这种绿色的陀陀拉芦苇,取之不尽,是自然对他们的美好礼物。不仅给他们做土地,还提供盖房子,做船只的原料。 芦苇的土地、芦苇的房子、芦苇的小船、芦苇的椅子板凳、甚至芦苇做的瞭望塔构成了他们世界的一切。芦苇鲜嫩的白色根茎,是当地人喜欢的食物。当地人也把芦苇的根晒干,磨成粉,当成草药,可以在里面得到人体需要的碘。发烧的时候,他们也剥开白色的根,放在额头上,可以清凉退烧。
陀陀拉芦苇成为这些乌罗人的恩物。不仅在物质上,也在精神上给他们庇护。年轻的恋人也会把小船划进芦苇荡,让整个世界只剩两个人。